首页>工作动态>阅读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
点击次数:115             上传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5-04-27

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16日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召开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

集体备课会上,陈芳老师就导论和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示范教学,在导论部分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背景 ”,陈芳老师提出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图表对比等形式进行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其科学内涵。在课堂实践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深入剖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时代主题 ”的成功经验及面临的挑战。她重点强调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工作中的战略意义和实践路径;在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陈芳老师明确了授课的重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即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讲清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史。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国情,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主义。从理论上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 ”。讲清楚社会发展阶段的“变 ”与“不变 ”。徐丹老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系统梳理了第二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第三章“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在第二章和第三章的讲课中,要突出“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并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三个层面展开案例式、互动式教学设计。与会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展开了热烈讨论,分享了如何结合生动案例、多媒体资源和实践教学增强课堂吸引力,并就如何引导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坚定信念提出了具体建议。

会议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全体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把握课程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时代性,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学生成长需求、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推动教学内容入脑入心。

1dcfd2cfaa4e24b209d33115037f040.jpg


前一记录:党委会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后一记录: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第一期读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