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公告>阅读
“池州反诈 创意无限”短视频大赛工作方案
点击次数:97             上传部门:团委             发布日期:2025-09-30

为切实加强全社会反诈宣传教育防范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诈意识和识骗能力,掀起新一轮反诈宣传热潮,传播池州反诈声音,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以下简称 “市机制办”)决定举办“池州反诈 创意无限”短视频大赛。为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大赛主题

以“池州反诈 创意无限”为主题,征集一批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群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原创反诈短视频作品,大力宣贯《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充分展示各地各行业领域反电诈工作成效,深刻揭示高发诈骗类型和作案手法,全面普及反诈防骗知识,进一步提高反电诈宣传积极性,切实增强我市群众防诈意识和识骗能力,持续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

(一)大赛组委会

大赛设立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组委会主任由市机制办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委网信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池州市分行、国家金融管理局池州监管分局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担任。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负责统筹推进大赛相关事项。

(二)大赛评委会

为确保大赛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大赛组委会将邀请短视频制作领域专家组建大赛评委会,开展大赛评审工作。

三、大赛流程

(一)征集阶段(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0日)。市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在本系统辖区内征集选拔参赛作品,各县(区)机制办在本辖区内面向党政机关、单位、学校、商业银行等社会各行业领域广泛征集选拔参赛作品。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各成员单位推荐不少于 1 部短视频;贵池、东至、青阳机制办推荐不少于2部短视频,其余县(区)机制办推荐不少于1部短视频。

(二)初评阶段(2025年11月下旬)。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人员对报送作品进行初评,选定30个作品入围。

(三)展播阶段(2025年12月上中旬)。市委宣传部利用各类宣传平台资源对入围作品进行宣传展播,市公安局宣传科组织在 “池州公安在线”等平台展播,高质量优秀视频将推送省市主流媒体。

(四)评审阶段(2025年12月下旬)。大赛评委会组织评审,筛选出优秀作品并评出获奖作品等级。公布获奖作品名单,并颁发证书。

四、评分规则

作品内容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宣传导向、价值取向,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积极健康向上。紧扣反电诈主题, 因地制宜,突出池州市实际特点,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普法宣教和真实案事例,构思创意新颖、情感真挚、内容生动,创作有利于网络传播推广的作品。

1、立意鲜明(40分)。 紧扣主题,源于实际,易于理解,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宣传教育防范效果。

2、形式新颖(20分)。创作形式不限,微电影、小品、动画、案例实录、脱口秀等均可,确保易于理解,力求创新。

3 、制作精良(20分)。剪辑流畅,承转合理,字幕清晰,音量适当。

4、表达规范(20分)。叙事符合逻辑,台词严谨准确,不得出现明显的商业标识及单位标识,不能出现制作单位名称。

根据最终得分评出“精品视频”(约3-5部)、“优秀视频”(约5-15部) 、 “决赛入围奖”(约10-20部),具体奖项数量结合报送作品质量而定。

五、有关要求

(一)精心组织。各地各成员单位要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切实发挥统筹作用,充分展现行业特色,全面征集优秀作品、认真审核推荐,积极协调媒体资源,进行集中展播宣传,形成强大宣传声势。

(二)严守纪律。严格遵守各项宣传纪律要求,坚决防止 “娱乐化”“庸俗化”倾向,杜绝 “低级红高级黑”,防止宣传不当引发负面炒作。不得暴露侦查手段,严防泄露工作秘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严禁使用低俗用语、编造诈骗手法。不得邀请有劣迹的艺人、网红参与拍摄,严禁拍摄穿着警服跳舞、变装等有损公安形象的视频,确保警容风纪严整。如出现上述情况将取消参赛资格。

(三)授权许可。参赛作品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模仿,作者报送作品后即视为授权许可我办将作品投放于电视媒体、互联网平台进行反诈宣传,我办有权进行剪辑和二次传播。

(四)规范报送。短视频时长控制在5钟以内,报送时间截止至11月10日。视频格式为MP4,横版视频比例16:9,分辨率1920×1080 ,竖版视频比例 9:16,分辨率 1080×1920,原始画质。

前一记录:
后一记录:“全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推荐人选公示